塑料模具頂出系統設計
產品完成一個成形周期後開模產品會包裹在模具的一邊必須將其從模具上取下來此工作必須由頂出系統來完成它是整套模具結構中重要組成部分一般由頂出復位和頂出導向等三部分組成
一. 按動力來分
1. 手動頂出: 當模具開模後由人工操縱頂出系統頂出產品它可使模具結構簡化脫模平穩產品不易變形但工人勞動強度大生產率低適用範圍不廣一般在手動旋出螺紋型芯時使用
2. 機動頂出: 通過注射機動力或加設之馬達來推動脫模機構頂出產品它可通機台上的頂桿\推頂針板來達到脫模目的也可在公母模板上安裝定距拉桿或鏈條靠開模力拖動頂出機構頂出產品調模時必須注意控制開模行程適用於頂出系統在母模側之模具
3. 液壓頂出: 在模具上安裝專用油缸由注射機控制油缸動作其頂出力速度和時間都可通過液壓系統來調節可在合模之前頂出系統先回位
4. 氣動頂出: 利用壓縮空氣在模具上設置氣道和細小的頂出氣孔直接將產品吹出產品上不留頂出痕跡適用於薄件或長筒形產品
二. 按模具結構分
一次頂出機構二次頂出機構母模頂出機構澆注系統頂出機構螺紋頂出機構等
設計原則:
1. 選擇分模面時盡量使產品留在有脫模機構的一邊
2. 頂出力和位置平衡確保產品不變形不頂破
3. 頂針須設在不影響產品外觀和功能處
4. 盡量使用標準件安全可靠有利於制造和更換
頂出系統形式多種多樣它與產品之形狀結構和塑膠性能有關一般有頂桿頂管推板頂出塊氣壓復合式頂出等
一. 頂桿
它是頂出機構中最簡單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其截面積形式主要有如下
1. 圓形 因圓形制造加工和修配方便頂出效果好在生產中應用最廣泛但圓形頂出面積相對較小易產生應力集中頂穿產品頂變形等不良在脫模斜度小阻力大等管形箱形產品中盡量避免使用當頂桿較細長時一般設置成台階形的有托頂針以加強剛度避免彎曲和折斷
設計要點:
1. 頂出位置應設置在阻力大處不可離鑲件或型芯太近對於箱形類等深腔模具側面阻力最大應采用頂面和側面同時頂出方式以免產品變形頂破
2. 產品阻力均衡時頂桿應對稱設置使受力平衡
3. 當有細而深之加強筋時一般在其底部設置頂桿
4. 若模具上有鑲件頂針設在其上效果更佳
5. 在產品進膠口處避免設置頂針以免破裂
6. 當產品表面不允許有頂出痕跡時可設置頂出耳再剪除
7. 對於薄肉產品在分流道上設置頂針即可將產品帶出
8. 頂針與頂針孔配合一般為間隙配合如太松易產生毛邊太緊易造成卡死為利於加工和裝配減少摩擦面一般在模仁上預留10—15mm之配合長度其餘部分擴孔0.5—1.0mm成逃孔
9. 為防止頂針在生產時轉動須將其固定在頂針板上其形式多種多樣須根據頂針大小形狀位置來具體確定在此不一一列舉
10. 頂出系統托模以後在進行下一周期生產時必須退回原處其形式主要有強制回位拉桿回位彈簧回位油缸
二. 頂管
又叫司筒或套筒頂針它適用於環形筒形或帶中心孔之產品頂出由於它是全周接觸受力均勻不會使產品變形也不易留下明顯頂出痕跡可提高產品同心度但對於周邊肉厚較薄之產品避免使用以免加工困難和強度減弱造成損壞
三. 推板
此形式適用於各種容器箱形筒形和細長帶中心孔之薄件產品它頂出平穩均勻頂出力大不留頂出痕一般會有固定連接以免生產中或托模時將推板推落但只要導柱足夠長嚴格控制托模行程推板也可不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