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注射成型机
最初的注射机是借助于金屬壓鑄机的原理設計的.1948年,注射机的塑化裝置開始使用螺杆,1959年世界上第一台往復螺杆式注射机問世.
一 . 注射机的種類
主要根据注射机的合模裝置和注射裝置的相對位置可分為:
1. 臥式注射机
2. 立式注射机
3. 角式注射机
4. 多模注射机
注射机的加工能力主要用注射量和合模力參數表示.
二. 注射机的功能
基本功能有兩個: 1. 加熱塑料,使其達到熔化狀態;
2. 對熔融塑料施加高壓,使其射出而充滿模具型腔.
三. 注射机的組成
注射机通常由注射系統,合模系統,液壓傳動系統,電氣控制系統組成.
1. 注射系統
注射系統有3種主要形式: a . 柱塞式, b.螺杆式, c.螺杆預塑柱塞注射式,
其作用:在注射机的一個工作循環中,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將一定數量的塑料加熱塑化后,在一定的壓力和速度下,通過螺杆或柱塞將熔融塑料注射到模具型腔中,注射結束后,對注射到模腔中的熔料保壓定型.
注射系統由塑化裝置和動力傳遞裝置組成.
塑化裝置的類型:柱塞式塑化裝置,預塑式塑化裝置和往復螺杆式塑化裝置.
a. 柱塞式塑化裝置的塑化方法是 ----- 利用外加熱的熱傳導使塑料熔融塑化,這種成型机雖然結構上比較簡單,但由于存在對物料的塑化不夠均勻,塑化能力低,注射壓力損失大,注射速度不穩定,清洗料筒較因難等缺點,對成型較大型,質量要求高的制品或加工熱敏性塑料有因難.
b. 預塑式塑化裝置 -------滿足注塑大型,精密制品和加工一些工程塑料和熱敏性塑料的要求.它是將預塑化用加熱料筒和注射用加熱料筒組合在一起而構成的.預塑化用加熱料筒用于加熱熔融成型材料,注射用加熱料筒則用來注射被熔融的材料.預塑式塑化裝置常有柱塞預塑化式和螺杆預塑化式兩種.由于熔融樹脂容易停滯在兩組加熱料筒結合部位的單向閥處,因而不能使用容易產生熱分解的材料,另外其結構使更換樹脂材料和改變顏色的操作都很費事,所以預塑式塑化裝置不常用,對于聚乙烯,聚苯乙烯等不易熱分解的材料,尤其是希望縮短成型周期時,可以使用此裝置.
c. 往复螺杆式塑化裝置------- 主要由螺杆.料筒.螺杆頭,噴嘴,計量裝置,加熱裝置等組成,其工作過程為:螺杆在傳動裝置的配合下轉動,塑料則從料斗經螺杆不斷地向前輸送,在加熱裝置的加熱以及螺杆的剪切,混煉作用下,使塑料逐漸均勻地塑化熔融,同時,螺杆在螺杆頭部熔料壓力的作用下向后移動,退至一定的位置,計量裝置計量使螺杆停止轉動,為注射作好准備.注射時,螺杆端部直接作用于熔料上,并以一定的壓力和較高的速度將熔料注入模腔.為防止注射時熔料的回流,一般在螺杆頭處設置止逆環,保証制品所需的熔料量.此裝置塑化質量好,注射壓力損失小,計量穩定可靠,螺杆裝拆和清理方便,适用于大.中.小型注射机.
塑化裝置一般由5部份組成: a . 加料裝置 b. 料筒 c. 柱塞和分流梭 d. 螺杆 e. 噴嘴.
a. 一般小型注射机的加料裝置是一個錐形料斗,與料筒相連.料斗的下料口應足夠大,并設有冷卻裝置,以防止物料(架橋)過熱而結塊堵塞.
b. 料筒為塑料加熱和加壓的容器,其尺寸大小決定了注射机的注射量.有柱塞式和螺杆式.料筒內壁都應光滑,端部呈流線型,以避免死角,造成物料滯流而引起分解.料筒外部應設有加熱裝置,能分段加熱和控制,一般靠近料斗處溫度較低,靠近噴嘴處溫度較高.
c. 分流梭在料筒前端的中心部位,其作用是將料筒內通過該處的塑料分流成6-10毫米的薄層,以縮短傳熱時間,增加剪切,使塑化圴勻.分流梭上一般還附有緊貼料筒壁起定位作用的几條筋.能較快和較均勻地升高溫度.分流梭的設置縮短了塑化時間,提高了物料的流動性和均勻性.從而有效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制品的質量.
d. 螺杆的作用:輸送,壓實,塑化,施壓.
e. 噴嘴:起料筒和模具的連接作用并使物料具有很高的注射速度.頂部呈半球形.
2. 合模系統
其作用:保証模具閉合,開啟,或頂出制品,同時,在模具閉合后,要給模具足夠的合模力,以防止閉合的模具在注射過程中出現開縫的現象.塑料熔体通常以40-150兆帕的高壓注射入模.模板的移動速度要求合模時應先快后慢,開模時先慢,后快,再慢.
|